A. 紅辣蓼
B. 水芋
C. 臺灣水龍
D. 大萍
E. 香蒲
F. 輪傘草
G. 野薑花
H. 大安水蓑衣
I. 蘆葦
J. 燈心草
為臺灣人工濕地常見的水生植物,被視為「聰明的草種」,因其根系會分泌化學物質,抑制其他水生植物的種子發芽,所以在人工濕地亦能抑制他種水生植物生長過密。它的莖表面光滑,呈紅色;葉形呈披針形,葉基窄楔形,葉尖漸尖,具有辛辣味;花呈白色或粉紅色。
它的塊莖就是俗稱的芋頭,黏液容易使人過敏發癢,葉片則像盾牌的形狀,呈濃綠色,葉面有細毛,如果潑水在葉片上會形成水珠。與有毒植物──姑婆芋長得很像,因此被誤食的機率很大,兩者其中一個差別為:姑婆芋的葉子光滑,水灑在葉片上,會擴散;而芋頭的葉面有毛,水灑在葉片上會形成水珠。
臺灣水龍偏好高溫、向陽而潮濕的環境,莖具有光滑、中空的特性,呈綠色;葉呈長橢圓形,中間以下線形漸狹,頂端稍鈍或微銳尖,兩面光滑;花開於枝頂,呈金黃色,底部則為深黃色。
大萍的莖極短,鬚根發達,白色呈纖維狀,大多聚集成團沉於水中;葉片則如絨布,全身長有許多白色絨毛不會沾水,植株由葉片簇生成花朵狀,漂浮於水面上。每一株大萍都能在走莖上長出另一株大萍,到最後就長成了一大群,繁殖力非常驚人,所以撈起一朵大萍,就會牽連一大串大萍家族!容易佔去大部分的水面,妨礙其他水生植物的生長,因此必須時常清除過剩的植株,絕不可隨手丟入河渠或池塘中,以免造成問題。
為高大型挺水植物,地上莖呈圓柱形,綠色平滑、硬質直立;長劍形的葉細長深綠,因此也稱為「蒲劍」;花呈筒形,呈黃褐色至紅褐色,看起來像是根「蠟燭」,又偏愛長於水邊,所以有「水蠟燭」的別名,種子有毛絮,可靠風或水力傳播。
為耐陰、常綠挺水性水生植物,常把生態池陰暗潮濕的角落點綴得生機盎然,根莖近圓柱形,直立無節;真正的葉已退化成鞘狀,植株頂端有互生、螺旋狀排列的長線形苞葉,讓牠像極了一把不能遮雨的小傘。
地下根莖呈塊狀,肥厚如薑且具芳香;葉形呈長橢圓狀披針形,表面光滑,背面有毛;夏秋開花,花期為5-11月,花穗狀頂生,有大型的白色苞片保護,像極了一群穿梭在枝稍,翩翩起舞的白蝴蝶。善於開花的野薑花,是自然界少數不擅結果的花種之一,據說能夠在整排群落中找到一、二粒橘色果實,就是難能可貴。
為臺灣瀕臨絕種之珍稀植物,莖直立,橫切面呈四角形,節上具白色密毛,莖節上也很容易長出白色根,呈紅褐色;葉形呈長橢圓形,葉尖鈍形,葉基寬闊,上下兩面都披滿粗短毛;開著紫色唇形花,花上有苞片,苞片成橢圓形,不論花萼、苞片上,也都佈滿著毛。
莖稈直立,外部呈現一節、一節的樣子,非常分明,每個節的部位都長出一片葉子;葉片為狹披針形,扁而平,屬於平形脈,背面有疏生綿毛;花穗長而密,呈淺褐色,所以整束看起來毛絨絨的。
莖稈叢生直立,呈圓筒形,基部具棕色鞘,髓呈細長圓柱形;葉生於莖基部,已退化呈芒狀;花為頂生圓錐狀聚繖花序,果實呈卵形,果色為褐黃色,而其種子為黃色,呈倒卵形。可製成榻榻米、草蓆,以及油燈所用的燈芯。